鄄城网络聊天室:小县城的"线上茶馆"生态观察
在鲁西南的鄄城县,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正在老槐树荫下生根发芽。这个常驻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县城里,超过二十个本地化网络聊天室常年保持着活跃,每天傍晚七点后的用户在线量甚至堪比省会城市某些大型论坛。
这些被当地人称作"线上大茶馆"的聊天室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。黄河路杨家的胡辣汤老板会准时在早市收摊后登录"鄄城老乡群",用语音消息和常客讨论今天的面粉价格;县中医院的李护士则习惯在"鄄城晚间话疗室"分享医患趣事。最火爆的"凤凰城唠嗑群"管理员王大姐告诉笔者:"咱这儿不说‘在吗’,都直接吼‘吃了么’。"
不同于大都市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,鄄城聊天室保留着农耕文明式的信息共享习惯。去年暴雨季,某聊天室自发组织的"电动车救援小分队"在三小时内转移了四十多辆被困车辆;今年春天,"鄄城红娘角"促成了七对新人,主持婚礼的老支书至今保持着在群里直播村中喜事的传统。
但这样的网络生态也面临挑战。县网信办工作人员透露,部分聊天室存在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情况,曾经有诈骗团伙伪装成"卖香油的老乡"行骗。目前当地正尝试将村委会管理的"数字村务平台"与民间聊天室嫁接,赋予这些数字茶馆更规范的生长空间。
在5G基站覆盖全县的今天,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网络空间,正成为观察中国县域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样本。就像老茶客们说的:"鼠标一点,街坊四邻都在眼前。"